跃迪电车视野:电动车发展
发布时间:11-10-22 20:54:59 浏览次数:
次
北京 – 中国的专家和学者在2011年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年度技术论坛上一致认为中国比其他*更需要加紧对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
来自中美两国的联盟领导人、学者和行业专家参加了10月17-18号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的官员一起回顾了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成长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这个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由我国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签署的合作协议。
中国汽车制造业协会秘书长董阳指出,由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危机问题与其他*相比更为严重,所以中国政府决定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战略来实施。“美国有军队和航空母舰来保护其石油利益,日本受美国的庇佑,俄罗斯可以自给自足。只有中国是一个能源脆弱的*。”他的这一言论引起参会的中美专家学者们阵阵笑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主席、经济学家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努力。正如同从蒸汽驱动火车到电力驱动火车,从电子显像管到LED,从磁带到数码刻录机一样,需要有10-20年的发展时间。
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物理学院院士的陈立泉教授明确指出,“中国对石油的强烈依赖程度导致中国不可能遵循国外一些*的发展模式。”陈立泉教授引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的一句话,“如果10亿中国人都像美国人或者是澳大利亚人那样依赖燃油汽车生活的话,对世界必然是个灾难。”陈立泉教授告诉与会人员,电池并不是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他说,“电动汽车研发人的瓶颈不是锂电池,而是研发电动汽车的理念。提到电动汽车电池,大多数人谈论的都是驾驶里程、运行速度和充电时间。他们潜在的台词是:持久运作的内燃发动机!”因此,陈立泉教授建议电池生产商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做“大电池”(每小时 100 安培),而是要在电池组的稳定性和持久可靠性上下足功夫,而不仅仅是增加电池组的动力。
正如陈立泉教授所阐述的,中国现阶段电动汽车的发展应该强调发展技术成熟的电池组、车身采用新颖设计,总重不超过300-400kg,售价在14-20万元之间的电动汽车(电动轿车),并在大城市进行展示及试点商业运作。陈立泉教授指出,政策支持是发展电动汽车(电动轿车)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他同时明确表示,政府政策不应对准备进入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电动轿车)产业领域,的新入者设置准入屏障。新手,像比亚迪或者是奇瑞和吉利进入汽车制造业,能极大地促进电动汽车的创新和发展。
“电动汽车(电动轿车)是一场革命,而不仅仅是内燃机汽车的简单代替品。因此对小型和低速的电动汽车(电动轿车)的支持对于整个电动汽车(电动轿车)行业的自身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社区电动汽车(电动轿车)和中国的农用车和电动自行车就是好例证。对电动汽车(电动轿车)政策的扶持将有助于我国的电动汽车(电动轿车)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发达*的技术和产业化路线。”陈立泉教授表示。
“电动汽车(电动轿车)是一场革命,而不仅仅是内燃机汽车的简单代替品。因此对小型和低速的电动汽车(电动轿车)的支持对于整个电动汽车(电动轿车)行业的自身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社区电动汽车(电动轿车)和中国的农用车和电动自行车就是好例证。对电动汽车(电动轿车)政策的扶持将有助于我国的电动汽车(电动轿车)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发达*的技术和产业化路线。”陈立泉教授表示。
陈立泉教授后借用了中国文坛传奇人物、文学大师鲁迅的一句名言来形容中国电动汽车(电动轿车)的发展:“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