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新能源汽车被各种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低速电动车也越发快速的走入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这类车型早已受到业界的关注。但是*的一些政策都指向新能源汽车,好像跟低速电动汽车没什么关系,那是不是任其繁衍生息或是自生自灭呢?
我们要照顾到民生的需要,因为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来自广大农民群体,他们希望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便利性之外,还希望享受其价格的便宜,要满足这两点,过高的性能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性,比如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能让这样低配置的低速电动车大行其道吗?显然不行,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确实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到农村调研发现,几乎每家至少拥有一辆低速电动车。
低速电动汽车规范从哪里入手?
作为“名声”越来越大的低速电动车由于缺乏正规的标准及准入管理,想得到*鼓励新能源车的待遇,其难度可想而知。而随着近期低速电动车扶正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使业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类车型的重要性。
那么,规范先从哪里开始?付于武认为,企业、产品准入是重中之重,要想更好地解决低速电动车转正问题,既需要在安全上让车企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更需要在技术进步上拔高相应的准入标准,这才是低速电动车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
目前,业内已经达成非常明确的共识,在汽车管理的改革之中,要转变管理方式,做好顶层设计。“政府管理应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低速电动车不妨从这里开刀。”付于武表示,“要做事中事后的监管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的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技术方面可以参考欧盟的标准来制定,在此基础之上再按照中国的国情予以规范。”
如付于武所言,低速电动车标准先行,依法管理,疏堵结合,产品认证在先,企业认证在后,做好从事前到事中事后的监管,按照这个方向走,没有技术能力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汽车行业协会在今年6月份率先出台了低速电动车管理的地方标准。在付于武看来,山东汽车行业协会、学会在一线为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出台的相关管理标准对百人会的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对这一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值得尊敬。
顺势而为 “低入高出”才是上上策
“虽然目前反对低速电动车的声音仍存在,但我在各界广泛调查发现,反对的声音微乎其微。之前有人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反对,其实董扬完全赞同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并且还曾大呼,低速电动车都管不好,就别说自己是汽车大国。”付于武说,“反对低速电动车发展的人其实是没有正确认识这以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推动优势。”
“对于低速电动车产业,我们应顺势而为,百人会关于低速电动车的报告里也有这样的表述,只要政府积极引导,低速电动车可以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当前是市场拉动,就看政府如何管理了。”付于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