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两会专题,省政协委员吕洪涛发表讲话
文/本报记者袁伟华 图/本报记者田明 实习生何凯
1月28日19时30分至21时20分,燕赵都市报(网)“两会会客厅”栏目邀请正在参加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畅谈抓好“发展环境”建设。访谈围绕“为什么要抓发展环境建设”、“怎么建立长效机制”等话题展开。代表委员们观点犀利、建议中肯。他们认为,与任何一项工作一样,河北搞发展环境的建设,一定要形成良性的互动,执法者和被执法者都应该接受培训,不能重复以往推行政策时单面强加的老路子。
精彩语录
有一句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有好的机制,有好的制度,我们要好心办好事。
———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张北县马连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妍青
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自身得不断学习,像吃拿卡要的问题,当我们懂法的时候,我们作为公民也可以监督执法程序。
——— 省政协委员、河北浙江商会秘书长陈千朗
对政府规章和法规性文件的梳理过程,也是打造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
——— 省人大代表、河北张之永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之永
我们县里面制定一个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执法部门进入企业里面罚款,一定要以教育完善为主。
———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栋
有些执法人员认为,我们到这儿搞企业,就是把他们的资源拿走了,赚他们的钱,他不知道我们是纳税的,是增长财富的,这是思想观念问题。
——— 省政协委员、河北新宇宙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洪涛
访谈实录
经济发展要“内练一口气”
燕赵都市报: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产业和项目等等硬件是筋骨皮,发展环境这些“软件”就是所谓的“一口气”了。那么,河北经济的“筋骨”强壮吗?
陈千朗:先纵向看河北省这五年来的发展,应该说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过去体会很深,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会遇到好多困难,需要政府伸出手来帮助我们解决,包括人才,包括信息,包括技术改造和提升,包括*的塑造,任何一个阶段的提升,我们都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支持。
从横向看,河北省跟沿海的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相比,在奖励政策上,比如名牌、驰名商标的授予,比如税收的一些减免办法和额度等方面,可能还有一些差距。还有一些就是基层执法人员来企业的频率和所谓的吃拿卡要,沿海省份也有,但是河北有些地方这种现象可能多些。
因为我经常来往于上海和浙江,我感觉到河北现在的外环境跟这些地方在缩小,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推出“两个环境”建设以后,在很多场合都能够听到干部和群众对“两个环境”的感触和重视。我觉得环境的改变不一定非得要求半年或一年内解决,只要有一个趋势就可以,那就是向好、向上。只要保留着这种趋势,不松劲,不出几年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改观。
发展环境建设以何为突破口?
燕赵都市报:其实无论是干部作风转变还是发展环境的改善,河北近几年一直在打造自己的“软实力”,关键问题是,如今再提下大力气抓发展环境的改善,应该以什么为突破口呢?
张之永:站在法律角度看,不得吃拿卡要,不得乱收费、乱罚款,这个早在1994年12月27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一部地方法规。
今年我联合了13名省人大代表写了一个议案,建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对1994年的立法进行修订。*,这部法律到现在已经颁布实施将近20年了,内容严重滞后,比如说里面涉及到计划和经贸部门,计划和经贸部门都归到发改委了,职能都没了,怎么还说这个部门呢?建议削弱财政物价部门的执法权力,加大政府法制办的权力;第三,要有措施,如果发现了某个单位的奖金和罚款挂钩了,得有处罚的措施,起码得把钱退出来。
燕赵都市报:实际上这就是对政府规章和法规性文件的梳理过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构建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梳理规范各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对影响发展环境行为的问责,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吃拿卡要等行为。
吕洪涛:我举个例子说,连续的雾霾天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工业污染,一个是汽车尾气。所以说发展电动车、电动汽车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今电动车、电动汽车上不了牌照,不给电动车、电动汽车上牌照怎么发展?
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梳理一些旧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配套的制度要赶紧制定细化,这也是发展环境问题啊。
发展环境建设的推进要形成互动
陈千朗:举个例子,如果说民营企业里面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都受过很好的培训,相关的从业培训、法规培训等,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会提高很多。所以,作为市场的主体,从业者本身也要修身,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同时,也应该强调互动,政府在推进环境建设、改变作风,企业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
燕赵都市报:您的观点是不仅执法者需要培训,被执法者也应该加强培训?
陈千朗:这次工作报告提出了对民营企业的培训、民营经济的培训,这里面有一段论述,我觉得非常好。很多的劳动者包括从业人员工作很累,白天干活晚上睡地板很辛苦,这种辛劳我们民营企业自身内心是非常有感触的,挣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我们就很需要政府给我们打造一个学习、再学习、重新学习的过程。知识能改变很多的弱点,也能够把环境理得更顺一些。
民营企业自身得不断学习,作为企业家,本身和从业人员会达到一定的水准,像吃拿卡要的问题,当我们懂法的时候,我们作为公民也可以监督执法程序,如果对罚款额度有异议,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申诉。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监督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民营企业家应该了解这些渠道。
燕赵都市报:今年省民工党提交给本次两会的一个提案也建议通过系统培训,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省份学习,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我们目前有没有相关的培训或者调研学习?
段妍青:有相关培训,而且我也希望多参加一些这样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更新得这么快,所以必须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我对于县里面组织的培训都非常积极地参加。
燕赵都市报:假如将来我们有这样的培训,把您作为基层的管理干部派到浙江去,您要跟他们学什么?
段妍青:跟浙江人好是学经济,学创业的精神和理念。
陈千朗:我看《温州一家人》这本书,总结出来的启示是:创造每一分钱的财富对企业家来说都很不容易,我们需要整个社会包括普通老百姓信任、关注,执法者也要多一份爱心,不要动不动就打击。我觉得理顺环境绝对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多个层面的问题,社会方方面面都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长效机制在于有效监督与问责
燕赵都市报:今年省两会会风的转变是一个好的开端,好的开端固然值得欢迎,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发展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什么?
段妍青:我觉得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第二个就是建立机制,贵在坚持。
吕洪涛:我认为关键的还是观念,为什么会有吃拿卡要,说明这些执法人员思想认识不行,他认为我们到这儿搞企业,就是把他们的资源拿走了,赚他们的钱,他不知道我们是纳税的,是为当地增长财富的。这些企业家们太辛苦了,太不容易了,特别是外地的。
王栋:张庆黎书记是我们张家口团的代表,*天参加张家口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就提出,人人要为改善环境出谋献策,我作为一个中小微企业的代表,在这方面感受可以说特别深。
我们县里面的环境好一点,但是我听到有的地方搞企业的叫苦连天。我们县里面制定一个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执法部门进入企业里面罚款,一定要以教育为主。如果省委省政府也完善这样一条法规的话,多好。
燕赵都市报:这个地方政策执行得怎样?
王栋:执行得非常好。我们县里面民营企业的个数那么多,就是因为环境相对“风调雨顺”。如果环境不好的话,肯定不会有那么多民营企业生存。
还有一点,我在当市人大代表的时候就提出来,媒体应该多宣传创业者创业时候的艰辛,他们的创业精神确实是可敬可佩,他们的的确确为社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有些政府部门执法的时候认为财富属于创业者个人,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创造的财富属于社会,可以拉动经济,可以提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