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5月6日至9日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6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上,福特、通用、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和保时捷以及克莱斯勒等德美八大车企就拟建立统一的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发表声明,八家车企计划推广直流快速联合充电标准系统,这一标准能够兼容四种直流和交流充电模式,未来上述车企的所有电动轿车产品均将使用同一种制式充电接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政府近日也再次表态,将与私营企业开展合作,确保该国相关机构推行的CHAdeMo(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协会)电动汽车快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有消息称,日本政府将通过对安装快充装置提供补贴的方式,支持CHAdeMo标准更快推广。
德美和日本为何如此重视并急于将本国电动汽车标准在全球范围推广?关键在于,未来全球产业经济的版图不是以产品来简单切割的,而是以标准来划分的。常言道,“得标准者,得天下”,一旦本国标准成为国际通行的标准就意味着,本国汽车制造商不必为在国际市场上推广电动汽车而徒增重新设计产品的成本,不仅其市场化道路将更加畅通,而且还能有效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同时,可以通过出售充电技术和设备,推广快速充电的商业模式,电动汽车产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将不可限量。
事实上,当下无论是对于中、美,还是德、日而言,电动汽车市场化都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就像传统汽车产业一样,电动汽车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不仅涉及零部件供应,而且关联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对本国经济整体推动力较强,况且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殊性,充电就成了这个市场创造价值的另一项重要来源,而这恰恰是传统汽车产业所不能比拟的。试想,如果有一天电动汽车真的取代了传统动力汽车,这个新兴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带动的就业究竟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能算得清。也许在未来某一天,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能够决定一个*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分工和地位。同时,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涉及该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等诸多利益,其重要性可想而知。